区情频道

文化建设

2017-03-06信息来源:城东2016年鉴 编辑:牛宏磊

基础设施建设

2015年区财政投入文化设施建设达3600万元。全区现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3个、村级文化活动室15个,42个群众文体活动点、电子阅览室28个,流动图书室31个,率先在全市成立农民工流动图书室, 10个文化示范社区。投资3293.6万元用于城东区文化艺术中心 ( 区文化馆、图书馆 ) 建设。配置价值220万元的图书为12个社区和司法局、民宗局、监察局成立机关图书室。投资200万元,为辖区配备文化设施;修建省级“非遗”项目八门拳组雕和石碑(景熙丰湿地生态公园);修建3个农村文化舞台(朱家庄村、小寨村、团结村);修建3处城市文化舞台(大众街凯旋广场、五一劳动公园、泰宁花园);安装2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(火车站社区、泰宁花园社区)。

人才队伍建设

区文化馆现有馆办文化团队15个,200余人,各镇、社区、村、居委会有文艺团队69个,800余人。镇、社区文艺演出队伍20支,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社区合唱队2个(配有乐队),农村地方曲艺演唱队1个。拨款8万元,扶持辖区民间艺术团体(国际村社区成立“邦金梅朵”艺术团、富强巷社区成立“民族文化”艺术团)

文化活动

区文化馆组织馆办团队及各镇、社区、村、居委会有文艺团队开展丰富多彩的“两节”群众文化活动、2015 年“丁香郁金香节”“青洽会”“环湖赛”“中国·青海清真食品用品暨文化旅游节”、建党94周年、“国庆”66周年及重要节日庆祝活动演出20 场。社区艺术节、“百姓大舞台”、消夏纳凉等系列群众活动演出80场;强化“三基”、促进廉政为主题的“百场”文艺宣传演出进社区演出50场;开展“千幅”春联送祝福、“万张”电影票送百姓的文化惠民“百千万”工程活动;全年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00多场(次)。

树立文化活动品牌 

2015年组织较大规模的群众文化活动10余场,形成一批品牌文化活动。借力“河湟情韵”原生态花儿歌会,以及“清真食品节”等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,让文化与旅游资源有机“嫁接”,继续打造城东靓丽新名片;举办城东区“乡趣牡丹文化旅游艺术节”,演出民间曲艺、花儿 28 场,游客观众近 2 万人次。城东区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民间拳术“八门拳”及传承人两个项目,促进非遗文化“八门拳”进景区,在景熙丰湿地生态公园建成“八门拳”活动基地;拍摄完成反映东区历史变迁的人文纪录片《城东记忆》。

区文化馆全面开放

全年为韵家口镇、各社区和民间文化团队免费提供排练、活动场所300余次,接待人员近6万人次。为提升全区群众文化素质,区文化馆全年不间断进行公益文化培训,先后举办各镇、社区文化专干培训班、全区基层干部摄影知识与技巧培训班、社区群众戏剧培训班、民间艺术团体演出化妆培训班等7期。年内组织城东区书画美术摄影协会开展书画美术摄影展、书法讲座、义务书写春联等活动6次。

文化市场监管

加强辖区内音像、网吧等文化市场管理工作,强化学校周边文化环境治理工作。召开“扫黄打非”专题会议4次,开展“扫黄打非”专项整治行动8次。全年共检查文化经营场所1180余家次,出动人员700余人次,其中联合行动11次,专项行动26次,出动车辆160余台。接收举报电话4次(件),取缔无证摊贩3个,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4700余册,其中收缴图书1200余册,光盘3000余册,各类“口袋书”50 余册;查处文化经营场所违法违规行为23起,其中吊销经营许可证5家,责令整改5家,行政处罚12家,行政拘留2人。2015年由城东区文化旅游执法大队查办的“西宁市嘉彩印刷有限公司假冒或盗用他人名义印刷出版物案”被国家文化部评为“2014 年度全国文化市场100个重大案件”之一,区文化旅游执法大队也被国家文化部评为“2014 年度全国文化市场重大案件办案单位”。在查办“青海马某某销售盗版音像制品案”中,区文化旅游执法大队副队长王生琦在2015年荣获国家版权局2014年度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功个人三等奖。区文化旅游执法大队由省文化厅推荐上报国家中宣部、文化部参评“第六届全国服务农民、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”。城东区文化旅游执法大队是2015年度国家版权局案卷评比全省唯一参选单位。执行《西宁市公共场所控烟管理条例》全区唯一实施处罚的行政执法单位。


相关标签: 文化建设